全国客服热线

18988412504

管升阔:一腌一晾一辈子


一方水土孕育一方美食。

宣威火腿,宣威人引以为傲的美食,1915年在巴拿马博览会上荣获金质奖,1923年在广州食品赛上获得好评,孙中山先生题词饮和食德。至今,先后荣获各类荣誉100余项,品牌价值106.79亿元。火腿文化已融入宣威6075平方公里的山山水水之中,成为宣威最负盛名的文化标志。

美食滋养出才俊,才俊传承扬美食。管升阔,就是吃着宣威火腿长大的地道宣威人。作为宣威火腿制作技艺的杰出代表人物,20106月,管升阔被命名为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省级代表性传承人;2018年,被命名为宣威火腿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01911月,成为曲靖市总工会命名的首批“珠源工匠”。面对记者的采访,他却谦逊地说:“我虽然做了一辈子的火腿,但对整个火腿产业链来说,只是懂得了一点皮毛而已。

1971年,15岁的管升阔进入了当时制作火腿的国家队一宣威市食品公司,当上了一名小学徒,跟着前辈火腿师傅们塑形、腌制、堆压、洗晒、风干、发酵。这一腌一晾,已是半年。如果想生吃火腿片,要等上三年。

1971年到1996年的25年间,管升阔对火腿的每一道制作工艺了然于胸,制作起来游刃有余,小徒弟变成了大师傅。时代吹响了国企改革的号角,管升阔毅然辞职创业,成立云南宣威升达火腿食品有限责任公司,大干一场,把火腿事业发扬光大。

传统的宣威火腿腌制用盐量大,咸味过重,管升阔总结多年的腌制经验,改进了低盐腌制宣威火腿的工艺方法,将腌制宣威火腿用盐量从每百公斤腌制用盐10公斤下降到5.5公斤,还确保了形似琵琶、皮薄肉厚、肥瘦适中的优良品质。切开断面,香气浓郁,色泽鲜艳,瘦肉呈鲜红色或玫瑰色,肥肉呈乳白色,骨头略显桃红,似血气尚在滋润入口香嫩甜口、鲜香四溢,回味。宣威火腿好吃不咸的新特点,为宣威火腿走向外市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。

生活节奏加快,人们的饮食习惯也在变快,为适应市场的消费需求,管升阔研制开发宣威火腿熟制品系列,对传统火腿进行深加工,新产品块状熟食、丝状小袋熟食、火腿酱、火腿豆豉、干椒火腿系列受到消费者喜爱,熟食火腿以标准化小包装、食用方便的优点摆进了超市的货架,引领了火腿食用的消费习惯。管升阔拿起一瓶火腿罐头说:"这是猪肉罐头中的*品,既有罐头的方便,又保留了火腿的美味火腿酱就是大众消费品人人都消费得起,销量大得很。

为提升宣威火腿的知名度,公司每年投入大量资金在媒体上做宣传,建立自己的网站,与强势媒体合作进行品牌推广,使宣威火腿在全国的知名度断提升,销量不断增加。

“销路越好,我越不敢马虎,为了保证火腿的优良品质,2006年,我参与了宣威火腿原料猪种的培育工作,2008年组建宣威升达火腿食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,集团将猪种选育、生猪养殖、火腿加工销售整个火腿产业链集合,把控火腿制作整个流程,确保了火腿的品质。”

五十年的历练,五十年的坚守。管升阔最自豪的是被命名为“宣威火腿制作技艺*”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。“这是对我一辈子做火腿的肯定,我会把宣威火腿的制作技艺传下去,才对得起这个称号。”

传下去,离不开人才的培养。管升阔先后与云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院、云南省畜牧研究院等单位开展《火腿主要害虫综合防治技术研究与示范》《宣威火腿制作及产业化示范推广》等项目,2008年,参与制定《地理标志产品宣威火腿》国家标准1项,组织编写企业标准2项,先后授徒400余人。这些徒弟散落在宣威大大小小的火腿制作企业中,为宣威火腿产业的枝繁叶茂默默输送着营养。

 

 

 


联系我们

返回顶部